企業郵箱 | OA入口 | ENGLISH
【媒體聚焦】湖南經視:這五年——“制造”強省路
“薄如蟬翼、細如羅娟”——在湖南省科技館舉辦的2017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上,這條看似再普通不過的圍巾,引來不少市民的嘖嘖稱奇。
湖南華升集團 總工程師 肖群鋒
以前,麻布給人的感覺是很粗的
現在,我們用我們的專業技術,做出來的麻(布料)像絲綢一樣細薄
你看,都可以透光的

苧麻,是湖南紡織的特色產業,主要以面料出口為主,但最近幾年,國際市場不景氣,苧麻紡織也遭遇了產能閑置、經營虧損的困難。如何解開這一團“亂麻”?作為行業龍頭,華升集團,歷經五年攻關,獨創了這項舉世無雙的“苧麻紡織加工技術”。

華升的這條絲巾,也正是我省制造業抓住市場需求的“牛鼻子”,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縮影:不僅僅是紡織行業,頂著經濟下行壓力,實現逆勢增長。2016年,全省淘汰化解煤炭過剩產能2079萬噸、鋼鐵過剩產能50萬噸、鋼鐵落后產能128萬噸。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幫助工程機械、有色金屬等重點行業化解庫存,三一、中聯等重點企業今年成功扭虧為盈。今年17月,全省規模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4.54元,比全國平均水平低1.18元,企業的發展質量和效益穩步提升。

過去的幾年,全球裝備制造企業經歷“寒冬”洗禮,正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。以泰富為代表的一批“制造湘軍”,堅持自主創新,走上了產品智能、高端及精品化之路:博世長沙公司根據工業4.0理念,建設的車用電機及雨刮器生產項目,生產效率提高30%、操作員減少50%以上。三一集團、威勝電子、華曙高科等3家企業,被認定為全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。截止2016年,認定省級智能制造示范企業25家、示范車間20個。



省經信委副主任 殷林波
制造業轉型升級是制造業發展的永恒主題
打好轉型升級攻堅戰,永遠在路上
具體到如何突破,主要抓手就是
加快培育發展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
產業鏈一頭連著創新鏈,一頭連著資金鏈
還帶動著人才鏈
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中心環節
目前,我們已經確定了20個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
并制定了相關政策措施進行扶持

從技術到產品,是從0到1;從產品到產業,是從1到10,;而從產業再到產業鏈,就相當于從10到100、1000....聚合之力,能量究竟有多大?“株洲動力谷”,或許能為我們提供樣本的借鑒。

在以制造火車頭聞名的“百年老店”——中車株機,這臺“微笑海豚”造型的裝備,摘掉了傳統電車頭頂繁雜的“辮子”,利用乘客上下車30秒時間,就能完成充電,并且還能將制動能量回收循環利用,節能達到85%以上。

中車株機副總工程師、中車首席技術專家 楊穎
有軌電車,造價不到地鐵的十分之一
因為它是在地面上建設的
所以,很適合中小型城市
或者大型城市的支援路線
現在我們已經接到了四十多個城市的訂單
所以說,這個超級電容的技術
未來能產生的市場前景是巨大的

不僅僅超級電容,大量運用于廣州、寧波、武漢、淮安的有軌電車和無軌電車上;從火車到地鐵、高鐵、電車、磁懸浮.....今天的株洲,從工業的心臟(IGBT芯片),到工業的牙齒(硬質合金),到工業的動力(電力機車、航空發動機),再到制造業服務化(現代服務業),數千家制造企業聚集。2015年,株洲成為我國首個過千億的軌道交通產業集群,與此同時,帶動通用航空和汽車產業產值,也分別超過100億元和200億元——一臺“火車頭”,拉動的,是一個市場份額全球第一的優勢產業鏈。

省經信委副主任 殷林波
后階段,我們力爭每年集中支持和突破
58個新興優勢產業鏈
用35年時間對篩選出來的20個
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逐個突破
與此同時,省里會對這20個
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進行動態調整
不斷發現和培育新涌現出的
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
納入全省重點領域予以支持

去年,我省確定重點發展的先進軌道交通裝備、工程機械等20個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,實現產值7900億元,比上年增長16.3%,預計2020年達到17000億元,占全省工業產值的30%以上。“中國制造2025”,打好轉型升級攻堅戰,突破新興優勢產業鏈,我們期待湖南制造,擦亮更多的“湖南名片”!